有人說,電視是兒童的「電子褓母」,而兒童也就是這樣看電視長大的。兒童長期觀看電視,對兒童造成的影響已有許多相關研究證實,是來自他們最喜歡看的「卡通影片」,因此卡通節目就成為了當代孩童重要的觀察學習對象之一,在耳濡目染中所形成的價值取向,恐怕也會影響其行為模式。
電視不但使兒童社會化的對象由家人轉變為媒體人物或卡通人物,同時也促使兒童社會化的過程提前許多,而在在地影響了兒童社會的生活習慣、行為態度、道德規範和價值觀念。再加上卡通充滿幻想、誇大表現、富有動感以及情節具有創意,能夠提供孩童日常生活未曾遭遇過的人與事,滿足自由想像的空間。但卡通製作方式只求市場取向,在行動上添加暴力,在價值觀上添加英雄色彩與自我膨脹,此時身為父母的若無機會參與觀看討論,易使兒童將部分卡通所傳達的訊息,整合到正在形成中的語言和思考體系,也會影響孩童日後的人格發展。所以,如何選擇好的卡通影片即成為一重要的課題。
日本卡通多訴諸暴力 兒童易迷失行為對錯
目前市場上的熱門卡通,普遍充斥暴力及科幻情節,而家長多以利誘式(表現好就可以看卡通)及條件式(爸媽在忙你乖乖去看電視)的管教方式,助長了業者娛樂化導向的態度,完全忽略卡通對於兒童成長及人格型塑過程所應扮演的正向角色。
根據調查,兒童經常收看的電視節目中以卡通居首,而國內播出的卡通影片向來以美、日兩國為大宗,尤其日本的卡通影片在暴力動作各項指標上,都高於美國。就其內容來分析,會發現在卡通影片中常以英雄角色吸引觀眾,影片中主角常被賦予「維護宇宙和平」、「拯救地球」等任務,使得原本在現實生活中被唾棄的暴力行為,卻在卡通中成了「正義的化身」;此外,近半數的卡通鼓勵「以暴制暴」,如卡通中,班上某人太過嚴厲,班上其他人氣不過,用暗藏炸彈的球砸他,而被炸者被炸黑後,其他人又把木桶砸在他頭上…而「遭流彈連續掃射卻毫髮未損」、「被整面牆壓過卻不會疼痛」等類似的不可思議畫面也常在日本卡通情節中出現,有的暴力更以誇張、趣味化手法呈現,在開玩笑間窄化一種不需負責任的行為,此種暴力未受到懲罰及未呈現暴力後果,都常見諸日本卡通節目中。
而日本東京電視網在多年前播出卡通《口袋怪獸》後,造成數萬名日本學童出現身心異常的現象,並有七百餘人因發生噁心、痙攣、嘔吐、呼吸困難等輕重不一的症狀而住院,引起日本家長一片恐慌,並驚動有關當局對此事展開調查。日本卡通片的題材以科幻、時代類型居多,一般而言,科幻卡通製作技術通常有不斷變換攝影角度、快速的畫面切換、強烈聲光效果,且經常使用多個分割畫面,往往造成兒童視覺上超載負荷,正如同日本卡通片製作人於事件發生後所坦承,過去製作卡通完全未考慮對人體健康的影響,而強光過敏可能是造成此一事件的重要原因。
影響兒童對兩性角色的正確認知
科幻卡通除了在製作技術上可能會造成人體的傷害外;而卡通中的角色,普遍充滿集體鮮明的性格塑造及外型裝扮,如誇張的美貌及暴露的身材。而對於兩性關係的描述,男性常表現出對女性負面或輕狎的態度,包括語言或動作上的輕佻,「男尊女卑」的觀念十分明顯。這些行為透過「娛樂」的方式呈現,不自覺的反映出一般男性對女性缺乏溫厚的人性對待和幽默感。像這樣的卡通內容,不禁會讓人憂心正處於性別角色認知發展階段及模仿行為甚強的兒童,可能會造成不良的影響。
家長可主動參與兒童觀看卡通
兒童對電視節目內容的認知是來自於單向的吸收,其實我們應該幫助並且要求兒童正確地使用語言,畢竟在詮釋事物時,語言是替代聲光效果最單純的形式。家長應鼓勵兒童說出自己對於所觀看的卡通內容的看法,這也正是成人協助兒童瞭解其自身「海綿」狀態的情形,一方面可檢視兒童的表達情形;另一方面可反映兒童的價值導向。除此之外,身為家長及教師的角色,究竟該如何協助兒童選擇適合收視之卡通節目呢?若父母無法陪伴兒童一起看電視,另一折衷方式即為事前利用節目表與兒童討論,共同選擇適合兒童收看之卡通節目與時段,一旦雙方達成協議,兒童則需遵行,否則即可取消其收看電視之權利。
建議如下:
一、媒體教育課程安排:
家長除計畫性討論卡通或電視節目的內容,並予以正確觀念外,亦需加強兒童選擇與批判節目之能力,可安排「觀看技巧」的訓練課程於日常課程當中。
二、避免生理傷害:
家長要隨時留心孩子觀看電視的時間、姿勢、距離,除了心理方面,亦要避免兒童因不良的收視習慣而造成生理方面的傷害。
三、主動檢舉不良卡通或節目:
兒童除了被動地拒絕許多不適宜之電視資訊外,亦可主動利用各種申訴管道(如:新聞局、電視文化研究委員會…等)檢舉不}卡通或節目,還給兒童一個潔淨安全的視聽空間。
資訊時代的來臨,媒體在生活中佔有極大的份量,知識的累積將無法應付未來的時代,因為科技的發達更便捷了知識的取得,不再是問題所在;而問題將會落在組織知識即處理資訊的能力,思考將更顯其重要性。事實上,家長或者長輩就是兒童最佳的教師,欲培養兒童獨立判斷的思考習慣或精神,亦有賴於家庭教育的持續訓練。
親職教育作者 江智安
本文出處/健康物語2005年10月號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