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麗一直是個討人喜歡的孩子,天真無邪的模樣人見人愛,但是隨著年齡及能力的增加,特別是當他開始有了自己的意見時,常常不順他的意時就哭,有時猜都猜不出他到底怎麼了,簡直就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
小麗媽媽的困擾是多數現代父母都會面臨的問題,了解孩子的挫折情緒和適當的處理方式,也是迫切需要的。下面先介紹一些兩到三歲孩子哭鬧的原因及處理方法:
原因1:堅持己見,不順意時就發脾氣
學齡前的孩子會經歷自我中心的思考模式,在此階段較無法設想別人的立場,所以會表現的較我行我素,凡是不順他的意便會生氣。此時,孩子會為了達到目的而出現許多操弄性行為,例如:哭鬧、打人、摔東西、躺在地板上、嘔吐……等等。
處理方法:在安全的範圍內不予理會
每次孩子發脾氣時,父母都應有相同的應對方式,這樣才能教會孩子:若想達到目的或是獲得注意,用「發脾氣」的方法是無效的。起初孩子的暴怒行為可能會變得更糟,因為原本擅長的策略已經失效,他會感到憤怒、困惑及挫敗,他要看看是否發更大的脾氣就可以成功。在這樣的狀況下,父母保持溫和、堅定及清楚的不理會原則是相當重要的。
原因2:想要追求獨立
兩到三歲的孩子會想要追求獨立,但事實上他又十分的依賴,在這兩者之間存在著衝突。小小孩會企圖嘗試更多自主性的行為及抗拒大人的控制,但因做不到而發脾氣。
處理方法:給孩子選擇的機會
父母仍得為孩子做大部分的決定,但是可以給孩子一些選擇的機會,讓孩子覺得可以控制一些他所做的事,並知道大人尊重他的選擇。這些選擇可包括:從兩樣食物中選擇一樣、要穿哪一件襯衫等。給孩子一些可以控制環境的機會是很重要的,這會鼓勵孩子的自我引導與獨立性的發展。但是也不要讓他有太多的掌控權,孩子仍需要堅定及一致的愛的限制,需要大人適當的控制及協助成長。
原因3:孩子對自己的情緒感到困擾
兩到三歲的孩子已經能感受到許多的情緒,當他有負面情緒時,他會感到不舒服,但是他卻不了解是怎麼一回事,因為還沒有了解及解決這些情緒的經驗及方法,因此當他情緒來時,只能以最原始的方式來宣洩,例如:哭鬧、摔東西、打人……等。
處理方法:協助孩子了解自己的情緒,並修正情緒表達方式
當孩子有情緒時,父母要以同理心接納,不要予以指責或遏止。並協助孩子了解自己的狀態,告訴孩子這樣的狀態是正常的,但盡量練習用說的方式表達想法,才能讓大人理解並幫忙。
當孩子生氣時,可以運用「轉移注意力」的方法。這個年齡層的孩子很容易分心,不妨多用其他的東西轉移孩子的注意力。例如:當發現孩子正要生氣時,可以用他喜歡的玩具或是活動來吸引他,讓他忘了發脾氣;或是可以做一些好笑、誇張的動作逗他,例如:扮鬼臉等。
孩子的性格是先天氣質與後天的教養相輔相成的,父母對孩子有夠多的了解,就越能得心應手處理問題。當孩子發怒時,父母給了他什麼樣的「注意」,是決定他將來發怒本質的重要因素。如果孩子是因為挫折而發怒,他可能需要的是更多的同情、撫抱與轉移注意。
專家的建議:
讓孩子學習「處理挫折的經驗」,是此階段必須開始的重要課題。
協助孩子想想,如何適當的面對挫折
當孩子犯錯或是努力嘗試仍然做不到時,可以適時協助他:
1. 讓他看到大人也有弱點,及如何彈性處理。例如:跟孩子說:「我好像沒辦法把線穿過去,有人可以幫我嗎?」
2. 讓孩子知道犯錯或無法把事情完成,其實是很平常的。例如:「你已經很努力拼拼圖了,拼不完沒關係,我們休息一下再試試看吧!」
避免過多的挫折,但適當的讓孩子有體驗挫折的機會。
太多的挫折可能會讓孩子缺乏自信感到無助,但太少碰到挫折的孩子,一樣會缺乏對挫折的因應能力。
避免過多的挫折
a.給予符合孩子年齡發展的要求與期待。
b.移開超過孩子能力的玩具或活動。
c.不要故意戲弄孩子。
適當的讓孩子有經驗挫折的機會
a.給予合理的限制
b.協助孩子面對一些必然的挫折。例如:不排隊就玩不到。
c.當孩子較有自信時,再鼓勵他去嘗試一些稍微難一點的遊戲方式或玩具。
《摘自巧連智月刊幼幼版 2008年05月號》
留言列表